机器人“十三五”产值望破千亿 获产业、金融等多方支持
发表于:2015-11-17    

    编者按:据经济参考报,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成,这一产业发展规划将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未来十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

 

    “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处获悉,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已基本制定 完成,这一产业发展规划将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简称路线图)一起,构成未来十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

 

    根据路线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将较“十二五”末新增4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 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较“十二五”末增加140万台。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

 

    路线图还显示,随着工业机器人开始在工业领域被大量应用,以及各类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开始进入养老、医疗、康复、安防等市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50%,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50%,产品平均无 故障时间达到8万小时;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在养老、康复、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和应用。

 

    至2025年,形成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机器人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关键 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70%,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实现大规模生产,在各类生产、生活和服务中开始普及应用,部分产品实现 出口。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等权威机构研究显示,到2015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40万台。如果能顺利实现上述规划目标,未来五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将新增40 万台,未来十年将新增140万台,整个机器人产业将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巨大发展。此外,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 产业将培养出2到3家年产万台以上、产值规模超过百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出5到8个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1到2家企业 进入世界机器人市场前五名。

 

    “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将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与之紧密相连的机器人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机器人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划定的十大重点发展 领域,发展前景被外界普遍看好。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研报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将在25%以上。与此同 时,还将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关的核心零部件、伺服驱动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将实现同步发展。此外,随着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在各种服务场景的应 用,相应领域的发展开始起步,并有望在短时间内形成和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相同的巨大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给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配合相应的产业政策,将有助于上述产业规划制定的目标顺利实 现。事实上,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部署,“十三五”期间,除了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外,相关政府机构还将出台一系列战略支撑和保障措 施。其中包括: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对相关企业和项目进行奖励和税收优惠;对各类机器人产业化项目给予包括金融、财政等领域的支持;建立国家机器人协同创新 中心,开展机器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海鹰大厦22B.


电话:0755-82915333     企业邮箱:jyfcs@jiuyangfund.com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最新投资信息

粤ICP备10239067号 深圳玖阳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