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在券商自营头上的紧箍咒终于解开了。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监管层已下发通知,取消券商自营股票每天净买入的要求,券商自营交易恢复正常,可灵活调整仓位。
对券商而言,自营业务业绩在三季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取消净买入的限制有利于稳定全年业绩。对市场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之前被限制的自营盘的空头头寸,但对市场的冲击不必过度担忧。
几千亿元自营盘解禁
今年6月底A股遭遇波动,7月9日证监会[微博]下发《关于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同做好维护证券市场稳定运行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四条要求券商“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
近日,监管层下发通知,解除了戴在券商自营头上的这一紧箍咒,允许自营卖出操作。
监管层表示,鉴于目前市场已逐步企稳,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我调节作用,恢复证券经营机构常规监管,取消“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自营此前在沪指4500点以下需维持净买入,6月末的券商权益类投资规模就超过了2000亿元,维稳期间又用了证金公司2600亿元 信用额度买入蓝筹股,加上券商另外划入证金公司账户的1200亿元资金,保守估计券商股权类投资规模超过5000亿元。
对市场冲击有限
从监管层下发的文件看,落款日期为2015年11月20日。在此之前,部分券商自营仍严格执行每日净买入状态,自营业绩一度受到不利影响。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证券行业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为920.63亿元,而三季度末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1029.4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取消券商自营净买入的要求,无疑为券商自营交易松绑,有利于券商稳定全年业绩。同时对市场有一定冲击,但不需要高估,此前已有部分券商提前终止了净买入操作,调整了仓位。
“取消自营盘的头寸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增加之前被限制的自营盘的空头头寸。有锁定全年收益的趋向,但对市场的负面冲击无需过度担忧,不是决定市场拐点的核心因素。”李立峰表示。